吕梁
吕梁
昔有歌云:“人说山西好风光……右手一指是吕梁。”
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给这里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又赋予这独特的自然风光。享有“三晋第一名山”的“北武当山”、国家八大鸟类保护区之一的“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和日本佛教净土法门的祖庭的“玄中寺”、“蔡家崖”纪念地、晋绥解放烈士陵园、刘胡兰纪 念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等一批重要纪念地等都是游客们到吕梁的必游之地。
吕梁市市区内有众多大型综合性购物场所,如石州购物中心、时代购物广场、离石新欣商城、石州百货大楼等,大多分布在市中心的兴隆街、永宁路等地。
吕梁地域广阔、物产丰富,拥有众多名优土特产,其中以汾酒最有代表性。同时,柳林大红枣、方山县沙棘、汾阳核桃等也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土特产品。吕梁还有众多优秀的民间手工艺品,最著名的要数岚县面塑、吕梁剪纸、孝义皮影了,它们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无数吕梁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做工精巧、精致玲珑,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收藏价值。
【娱 乐 民 俗】:节日:岚县面塑艺术节
时间:农历二月十九
地点:岚县岚城镇
岚县岚城镇面塑艺术节起源于民间社火活动,也被称为供会,是以面塑祭祀品供奉“白衣大士”的庙会活动。
面塑艺术节面塑艺术节以三百米长的展台为主线,摆放着全村人的近万件造型各异的面塑供品让人们观赏、品评。起初只局限于村民之间的活动,但随着其举办规模的扩大和群众的重视,面塑艺术节扩展到了岚县的许多乡镇。传统制作中以属相为主的制作方法也得到了突破和丰富,许多吉祥物成了民间艺术家们的主要刻绘对象。它反映出了民俗活动中的本元文化顽强不息的生命力。
吕梁地区民风纯朴,民间娱乐活动众多,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伞头秧歌和皮影戏了。在吕梁山区的柳林、临县等地伞头秧歌随处可见。皮影戏历史悠久,在吕梁中南部地区流传广泛,由于它将剪纸艺术和戏曲艺术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在当地百姓中具有极高的人气,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节目。
吕梁市区内绿化良好、文化娱乐场所众多。每当夜幕降临,众多的酒吧、咖啡厅、茶秀等娱乐场所会使夜色中的吕梁呈现出与白天完全不同的婀娜与妩媚。
伞头秧歌
伞头秧歌,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队秧歌,人数不等多者一、二百,少则三五十人。
各个一班秧歌包括四方面的成员: 一是仪仗队。包括一对大红灯笼、门旗和彩旗若干面, 旗上标明“谋某秧歌队”。 二是乐队。由锣鼓和大锁呐组成。 三是伞头,他是秧歌队的指挥者,通常一队中只有一人,后来增加至四或六人。 四是“打鼓子”与“拉花子”的。这是秧歌队的基本队伍,也是主要的扭手(即舞者)。由男女青年扮演,人数多少不限,视鼓子多少而定。
“打鼓子”的由男角扮演,额前用白毛巾扎一英雄结,身穿汉民族彩服,斜挎腰鼓,双手拿鼓槌。“打鼓子”的分为文武两种。武派鼓子过街时排在秧歌队的最前面,边击腰鼓边前进,舞蹈动作粗矿、洒脱显得威武英俊。文派鼓子不系腰鼓,主要用以“掏场子”,其动作幅度较小.显得活泼轻松。 “拉花子”也叫“包头”的。旧时身穿彩衣,腰系百褶裙,外披一件花绸披风,头上装饰比古装戏的旦角稍简单些。现时多穿大襟彩衣,腰系红绸左手提绸,右手耍扇,动作秧歌舞相仿,扇子在身体的上、下、左右不停地挽绕。给人以活泼花梢协调优美之感。
【市 内 交 通】
铁路
吕梁市境内有介西和孝柳等多条铁路经过,孝柳铁路目前没有开通客运列车,介西铁路在介休与南同蒲铁路相连接。已开通每天往返于阳泉曲和太原之间的客运列车,列车途经孝义、介休、平遥、榆次等地。
孝义市阳泉曲火车站咨询电话:0358-7651102
孝义市孝南火车站咨询电话:0358-7671099
孝义市孝西火车站咨询电话:0358-7621987
公路
307国道与209国道纵横贯穿整个吕梁市,是吕梁与外部联系的重要通道。它们和境内的九条省道、夏汾高速等组成了遍布全市的快速公路交通网络。离石汽车站位于市政府附近,是吕梁汽车客运交通的枢纽,有开往太原及周边地区的客运班车。
出租车
在吕梁市乘坐出租车方便快捷。收费标准是奥拓、夏利、羚羊等车型出租车白天起步价为4元/1.5公里,以后每公里1元;晚9点到次日凌晨5点为夜行时间,起步价为5元/1.5公里。富康、捷达、桑塔纳等车型的出租车,起步价与奥拓、夏利、羚羊等车型相同,每公里租费白天为1.2元、夜间为1.5元。
公交车
吕梁市市区内有5条公交线路,其中1、2、3、5路都是环线,分别从西客站、世纪广场、停车场、交口发车,6路车从体育馆开往西属巴。市内公交站点分布合理,乘坐十分方便。
本文来自北京搜游网山西旅游频道
文章地址:http://www.bjsoyo.com/gn/sx/sx/jd/2010/11117.shtml 转载请以链接方式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