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香港简介-旅游攻略
150多年前,香港被形容为「荒芜之地」,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金融商贸中心,跻身世界大都会之列。
香港除了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外,可说是没有其他天然资源。香港的工作人口约350万。人们辛勤努力、适应力强、教育程度高且富创业精神,使香港成为生产力强、创意无尽的城市。
香港受英国管治个半世纪后,在1997年7月1日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香港现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最少保持50年不变。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地理位置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香港总面积达 1103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 [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 ] [ 香港与其邻近地区地图 ]
人口
2003年年底,香港人口约680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 300人。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为数不少,共有约523 880人,主要来自菲律宾(132 770)、印尼(95 460)和美国(31 330)。
语文
中文和英文同属香港的法定语文。政府机关、法律界、专业人士和商界均广泛使用英文。香港不乏受过良好教育且精通双语甚或三语(即英语、粤语和普通话)的专才,而对于在香港经营或与内地、台湾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这些专才更显重要。
气候
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但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带有温带气候性质。冬季的温度可能跌至摄氏10度以下,夏季则回升至摄氏31度以上。雨量集中在4月至9月间,约占全年雨量的90%。 [ 香港天文台 ]
国际贸易中心
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二大银行中心。香港股票市场规模之大,在亚洲排名第二。香港也是全球输出成衣、钟表、玩具、游戏、电子和某些轻工业产品的主要地区。
国际服务中心
在2003年,香港是全球第十大服务出口地。香港服务贸易主要包括民航、航运、旅游、与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及各类金融及银行服务。不少服务项目的收费都是全球最低廉的。
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
逾3 200家国际企业选择在香港设立亚洲区总部或办事处,主要从事的业务包括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其他商用服务(例如会计、广告、法律等行业)、银行和金融、制造业、运输及相关服务。
自由贸易与自由市场
香港提倡兼奉行自由贸易 ─ 拥有自由开放的投资制度、不设贸易屏障、对外来投资者一视同仁、资金自由流动、法治体制历史悠久、规章条文透明度高、税率低而明确。
政府行政架构精简
香港拥有一个架构精简而效率高超的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素以效率出众、透明度高兼处事公正而知名。公司及个人课税率低,而且易于计算。一直以来,香港奉行「尽量扶助、减少干预」的政策,乐于支持工商业的发展。
货币制度
香港的货币政策目标是维持港元稳定。鉴于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这个目标的具体涵义就是维持港元对外价。
法治
香港的法律制度令人充满信心。这个制度以普通法为根基,历史悠久。市民和居港人士得享的权利与自由,建基于大公无私的法治体制、独立的司法制度、完善的法援制度及自由积极的传播媒介。 [ 司法机构 ]
机场
香港是国际和亚洲区主要的航空中心。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全球各大航空公司都有航班飞往香港。现时,每周有大約3900班定期客运及615班货运航班从香港飞往全球约130个城市。机场全面发展后,每年将可处理旅客8700万人次和货物900万公吨。香港国际机场在过去四年获英国航空业意见调查机构Skytrax Research选为全球最佳机场。
港口
2003年,香港港口合共处理了2000万个20尺长的标准货柜,是全球最繁忙的货柜港。葵涌八个货柜码头设有18个泊位,临海地界总长6000米左右,码头占地约200公顷,可容纳多至18艘「第三代」货柜船停泊。2003年间,全球有約35790艘远洋轮船及182270艘內河船只停靠香港。这些船只合共处理了货物约2.076亿公吨及各地旅客1860万人次。
香港正与建第九个货柜码头,以应付日益增加的货运量。新的九号货柜码头將有六个泊位,每年可处理最少260万个20尺长的标准货柜。工程预计在2004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本文来自北京搜游网港澳旅游频道
文章地址:http://www.bjsoyo.com/gn/hk/ga/jd/2010/9370.shtml 转载请以链接方式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