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术
发布时间:2008-05-15
八极拳,中国古老拳种之一,原流传于河北沧州一带,为少林拳种之一,全称为“开门八极”。“开门”意为攻法(熟称“六大开”),破坏对方“门户”(防守架子)。“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故有「晃膀撞倒山,跺脚震九州」的比喻。八极拳闻名于世,始于清末民国之初。先是有“神枪”李书文享誉北方,而后有霍殿阁为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老师,其侄子霍庆云则为御前侍卫,后来更被“中央国术馆”将八极拳列为必修项目。八极拳现在盛行于中国北方及台湾。传入日本后,更并奉为中国武术实战之典范,与陈氏太极拳齐名于日本武术界。八极拳以其刚劲、朴实、动作迅猛的独特风格流传至今,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开门八极、开拳等。但近代根据其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的特点,以八极二字定名。拳谚中常说: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武林》总66期) 八极拳起源时间和地点,至今说法不一。一说,起源于明代,因在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罗篇》中,曾提到巴子拳即八极拳。二说,源于武当,是道士所创。三说,是清代河南岳山寺和尚张岳山创。四说,是清代一号癞的云游道士所创。但均无确切史料依据,故其起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来自北京搜游网河北旅游频道
文章地址:http://www.bjsoyo.com/gn/hb/hb/fq/2008/4800.shtml 转载请以链接方式注明。